别只关注身体健康,老年人心理健康同样重要!
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经历四个阶段,那就是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当然,这句话有漏洞,但我想没有人愿意进入那个漏洞里面吧?所以说,经历了生老病死这个过程,才算完整的一生。
在很多人看来,老年生活丰富而悠闲,溜溜鸟、打打球、玩玩太极、跳跳广场舞、组织几场老年联谊,晚年基本上就是在享受生活,没什么心理压力,这么长的人生路走过来,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东西。
但是,谁说老年人就不能有心里问题呢?就允许年轻人有各种各样的心里问题?其实,老年人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,或是担忧自己的子女、或是因为曾经叱咤风云于江湖而失落于现在风采不再、又或是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揪着不放导致气急败坏、还有可能是长期空巢独居导致心情郁闷而后产生心理障碍。所以,谁说过老年人不会有心理问题呢?
而且,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息息相关,相互作用。如果老人长期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,其内分泌、肌肉紧张度和血液流动速度都会发生变化,导致免疫系统很难处于zui佳工作状态,抵抗力下降,疾病因此趁机而入。所以,老人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,更应该满足精神需求。社会政府也应该提供相应心理健康服务,老人自身也应该注意保持心情愉悦,保证心里健康。
老年人心里障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?下面南充养老院小编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:
1、感知觉功能下降
在一个人年老的时候,个人的感知觉功能会有一定的下降,他也是衰退zui早的心理功能,比如老年人往往视力都不太好,出现老花眼、听力下降等问题。
2、记忆的变化
老年人往往记性都不太好,就算是很努力的去学习一件事情,都不可能会比中青年一样好,但是,他们的远期记忆往往都保持得比较好,经常能够对于往事准确而生动的回忆。
3、情绪和人格的改变
老年人情绪往往都不太稳定,有时候表现为易兴奋、激惹、喜欢唠叨,情绪一激动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。
心理健康如此重要,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助老人,建立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呢?
1、是结束,而是另一段历程的开始
很多退休的老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里失落和自卑感,毕竟在工作岗位上干了一辈子,突然退休,会感觉到无所适从,感觉自己对社会没有了作用。对于退休,老年人都会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,有些人这段时间过去也就过去了,但有些人却会一直处于这种失落之中,很难走出来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带他们旅游、给老人报名兴趣班等形式,给老人一些事儿做,让他意识到退休并不是人生的结束,而是另一段历程的开始,接下来应该为了兴趣爱好而活,其他事情不用去操心,尽情的享受退休生活才是正途。
2、学到老,兴趣爱好很重要
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齐白石八十多才成名,杨振宁七十多还结婚生子,我们这里有个赵大夫七十多被返聘扬名西安骨科圈。老人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了,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,活到老、学到老。学习,不仅可以改善老人的心里功能,还能延缓老年人衰老进程,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兴趣。而且,学习,也是让老人紧跟时代潮流的zui重要手段。
3、人际交往,不孤独
这是独居老人zui大的问题,跟家人住在一起的,没事儿还能在家里唠唠家长里短,会在家人的督促下出去逛逛,跳个广场舞什么的。独居老人一般都是自己过自己的,长期下来跟社会脱节,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。所以,独居老人的子女亲人,可以告诉老人保持必要的人际交往,给老人报一两个兴趣班,不至于老人孤独。对待失独老人,政府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培训以及业余活动,使老人不再孤独。
一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,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退化,所以很多老年人都非常的害怕,因为随着各种各样的老年疾病的发生,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死亡的临近,所以还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波动。
但是死亡也是生命的一个部分,只有对死亡有思想准备,不回避,不幻想,才能让老年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心理,从容不迫的生活。